查看原文
其他

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刷屏!网友分歧很大


近日,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舆论热议。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但大量网友质疑文章“矫揉造作”,也有北京大学教授、普林斯顿的博士等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批评。


浙江卷2020高考作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 


南都评论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在树上”,公共表达需要下树“说人话”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以上是《生活在树上》的首段。这篇文章大量运用了生僻词、学术语句,引用了一些不太常见的典故,几乎都由长句组成。有网友调侃称,仿佛在考长难句解析。


文章有为了造长句而导致的小量语病,以及部分对引用的典故内涵理解得不够透彻的地方,但如果说词不达意,倒也不至于。要说炫技,肯定有;晦涩难懂,的确;矫揉造作,也许;但够不够得满分?按照高考作文的要求、阅卷标准和其他高考作文的横向比较,大概是可以的。 


当然,承认这是一篇现行标准下可以得满分的作文,并不代表认同这是一篇成熟的好文章,让准备高考的学生甚至所有人都来学习。作家马伯庸表示,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问题在于,没这个必要,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


实际上,这篇文章结尾部分的点题句“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就写得很好,也是大部分人都能理解的“人话”。问题在于,如果通篇都使用平实的语句,表达同样的观点,还能不能获得满分?很可能不行。甚至这位作者日常写作时,也不会这样写——这才是最吊诡的。


不妨以此为契机,重新思考,高考作文究竟考的是什么?是学生的遣词造句技巧、能否逻辑自洽还是思辨能力?这样的考核标准是否与语文教育的目标相吻合?


比起对这篇作文该不该得满分的讨论,其实更多的是对浙江教学月刊社将这篇满分高考作文以范文形式展示出来的质疑。无论是否认为这篇文章值得满分,都不会否认,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写作方向和方式,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建新也在点评的最后表示“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问题是,只要这篇作文以“满分”的方式呈现了,就必定会造成模仿。高考作文书、培训机构的作文辅导都是以过去的满分、高分作文作为经验来分析和传授的,这是不以阅卷组和发布刊物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况且,以这篇作文目前的讨论度,还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模仿。模仿成什么样是另一回事,但这个方向显然是跑偏了。


无论是将学校内的写作训练当作公共表达的“前奏”练习,或是将二者完全割裂,都应当明白,公共表达需要“说人话”。公共表达是为了输出观点,为了交流和探讨,能够让人理解是顺畅沟通的前提,“说人话”是最高效也是最基本的方式。这当然不等于说文风和词句的美感不重要,只是刻意的晦涩没有必要,也并不显得更高级。这或许可以让一篇文章在高考中得高分,但却不能让它得到赞许,甚至都难以传播。


公共表达是需要“说人话”的,那么,高考作文要不要呢?这个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南方都市报(nddaily)评论


网友说


昨天,这篇浙江满分作文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表示看不懂,文章太过晦涩。



有网友认为高考作文还是应该简洁、准确、易懂。

@FIRSTBO:个人感觉给39分的老师已经很客气了,之前高分作文的标准是加修辞,越多越好,现在成了这样。反正都不说人话。

@郭声响了:只有半桶水的人才会到处乱晃,越厉害的作家用词越朴素自然,从容不迫。

@九十五便士:堆砌辞藻 故意使用生僻词

@渝洲老农:是不是现在高考作文写的越难懂越容易得高分呀[汗]

@决堤海洋Mio:文章的意义是把思想准确地传达给大众,而不是故作高深莫测割裂和读者的距离,文章不是逻辑好思维好立意好就完事了,读者没有领会思想的文章,最终也只配束之高阁

@灯笼举起大力士:用词过于艰晦,略显卖弄,但不否认考生的立意是不错的,平时涉猎也颇多,但是不管是辞藻堆叠还是用词艰涩,我都觉得是属于一种。。乖张的行文风格,不建议成为一种典范,说白了,讲话也好,写文章也好,要“说人话”


也有不少网友觉得这篇作文展现了考生的知识积累和储备,不能因为自己不理解就否认它的好。



@Nupejie:晦涩难懂那是自己问题诶 认真定心看下去写的挺好的

@百姓论道2020:一个在校高中生达到这种积累和写作水平难能可贵。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家庭期待之间落差和错位的论说虽略显晦涩,但按年龄实属老道,遇天时地利能成就个理论家!

@芝芝Ciisy:看得懂的人自然会懂,可以看出这位考生平时特别爱看书籍[good]

@火腿拌荠菜:高考阅卷十几秒内确实不可能完全看懂吧……而且还有很多生僻字,不过考生积累的确实很多

@懒人不会胖:我觉得写得很好啊  没有卖弄呀  这得多大的文学基底才能卖弄成这样子

@沙丁鱼吃鱼:没毛病啊,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要拿出最拿手的东西啊,就像奥运赛场上,为了争夺金牌也要炫技啊[允悲][允悲][允悲]其实回过头来来想,别人炫技的背后,就是长年累月的训练和积累。所以你读不懂没关系,不影响别人拿高分[允悲][允悲][允悲]

@墨菲121382018:个人觉得考生很优秀了。高三即引用海德格尔与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阅读积淀是毋庸置疑的。内涵蕴于思考,不也是作文的立意吗?至于阅读感受,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晦涩之感,可能也与阅读量有关。

@yssssstupid:高三学生能有这样的学术语句,实在很不容易,满分,实至名归。


有人表示高考是一场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作文就应该写出最能体现考生水平的文字。


@新传考研一定上岸的安陵容:高考作文的意义是在短时间➕短篇幅里一稿写出最能体现本人水平的文字 不是为了给你读懂的

@Vey的秘密花园:是个人才,高考是一场选拔人才的考试,这就应该是满分。上学时喜欢看一些哲学类书籍,像康德的一些巨著真的很难看懂,大部分人看不懂就能否定作品的伟大吗?显然不能。这个世界上99%的事情都能通过努力训练做到优秀,而想做到极致必须依靠天赋。如果我们是为了选拔人才,这绝对应该是满分作文。

@尤尤优优:简洁易懂还是晦涩难懂,那都是作者的选择,没有什么应不应该,高考就是秀水平的时候


你怎么看?

评论区等你


南方都市报(nddaily)综合报道

题图据视觉中国,与本文无直接关联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南都福利社

南都君今天送出3本《艺术家的永恒花园》。本书展示了40位世界伟大艺术家笔下那些最美的花园:从莫奈、毕沙罗、塞尚、凡·高、高更到克里姆特、修拉、克利、蒙克以及吴昌硕、齐白石,19—20 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用画笔向我们呈现了他们日常居住、旅行所见的那些美丽处所。戳链接,查看参与详情。


点击上图,78元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珠海,你变了!


女子贪了10套房!作案过程曝光


特朗普规定了TikTok出售期限!还提了一个要求


一官员会场咆哮,威胁市委领导要当一把手!


考676分留守女孩报北大考古成“团宠” !央视发来邀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